第五届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摄影大赛成功举办(作品赏析) 二维码
1457
发表时间:2016-05-10 09:01来源: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 地理标志商标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对于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促进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其品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2016年4月,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主办,《光彩》杂志社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摄影大赛”圆满完成。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0 幅作品,经初评、终评,共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将被编入《第五届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摄影大赛作品集》。 和过去相比,本次参赛作品的题材更丰富,给大赛带来了更多新鲜元素。参赛者通过相机,对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地域环境、生长过程、制作工艺、品质特征、历史传承以及围绕它们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传承人物、文化背景等等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用照片体现了地理标志商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食品安全、生态文化、工匠精神等。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与经济发展关系课题组发布的《地理标志商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统计显示,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前后,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50.11%,地理标志商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值带动比达到1:5.20,就业带动比达到1:3.34,已有53.38%的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一些地方,来自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总收入的65.94%.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要求,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强化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保护,积极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服务“三农”大局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工作正逐步完善,一批有影响的地理标志商标正强势涌现。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已注册地理标志商标2984件。各地地理标志注册量均有所增加,其中超过100件的省(市)有9个,分别是:山东425件,福建272件,湖北249件,江苏215件,重庆201件,浙江190件,四川164件,云南131件,辽宁100件。外国在我国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达到83件。农产品商标累计注册量达205.61万件。 为了提高地理标志商标的认知度和影响面,让全社会持续关注和支持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与保护工作,第六届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摄影大赛即将于2016年5月启动,广大摄影爱好者可踊跃投稿(投稿方式可关注中国光彩网和《光彩》杂志),通过手中的镜头,发掘地理标志商标的文化内涵,推动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让地理标志商标在促进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届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品名称:大叶茶园金银窝 作者:雷振梁 地理标志商标:桃源大叶茶(湖南省) 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以茶得名,以茶立镇。拥有茶园12000多亩,年产干茶近50000担,其中80%以上为桃源优质大叶茶。图片充分利用茶园地貌,寓意茶乡今古兴业、金银发源之道,同时直观展示了茶庵铺茶园之美。 作品名称:织云锦 作者:陈丹丹 地理标志商标:南京云锦(江苏省) 南京云锦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包括画稿设计、描意匠纸、提花结本、抽竹签、织锦等。作品反映了云锦纺织的场景,云锦的编织由两个人协作完成,一个人结本拉线,一个人负责织纬线,由于云锦制作很复杂,织一匹锦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寸锦寸金。 作品名称:石屏豆腐的制作 作者:杨康林 地理标志商标:石屏豆腐(云南省) 石屏豆腐的制作始于明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以优质的黄豆为原料,经淘洗、磨浆、煮浆、滤浆、点浆、成型、切块等工序制作而成。图片反映的是在热气腾腾、一片繁忙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用布包豆腐。 作品名称:牧羊 作者:朱浩军 地理标志商标:高山山羊(福建省) 高山山羊常年食用百样草,其肉质鲜嫩、无膻味。该作品拍摄于牧羊人驱赶羊群归家途中。羊群队伍浩荡,身姿健美,在牧羊人的统领下“挥师”下山,成为当地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 作品名称:编织梦想 作者:曾宪锋 地理标志商标:红安大布(湖北省) 大布是一种纯棉纺织珍品,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轧花、弹花、纺线等15道。织布技术则主要包括挽纱、染纱、浆纱、倒筒、牵经、穿棕、穿扣、上机、制梭心、织布等。
文章分类:
知识产权Family
|